0%

科幻:科学的预言,现实思想的延伸

科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,,它以其独有的的魅力吸引我。在《三体》热和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冲击之下,科幻在中国也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
纵观那些被人们捧为经典的科幻作品,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数有着一种非常鲜明的风格——科幻用科学为人类插上了幻想的翅膀,但这种幻想并非是不着边界的胡思乱想,优秀的科幻作品通常会根据人类的处境与发展,做出一些比较合理的预言,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当前或未来社会的看法与思考。

科幻的主题,根据题材、类型不同,有乐观的也有悲观的,例如太空歌剧通常就比较乐观,而反乌托邦类的科幻相对比较悲观。同时,幻想这一表现方式通常可以将作者的思想夸张地展示给读者(观众),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。

科幻的内容:基于现实的预言

科幻的内容包罗万千,比如机器人、赛博空间(cyber space),身体改造、宇宙探索与战争、能源与生物技术等等。然而科幻区别于以奇幻为代表的其它幻想作品,科幻中的预言通常是立足于现实的,比较可信。作者通常会创立一套物理学上还比较说得通的理论,来解释小说或电影中的各种高科技、新现象。

上个世纪的科幻作家所作出的一些预言,现在已经实现了。比如说弗诺·文奇的《真名实姓》,虽然发表于网络都没有普及的上世纪80年代,但成功地预测了互联网时代的种种问题:网络上的少女可能是现实中的老太太假扮的,个人信息的泄露会带来大麻烦,人工智能掌握黑客技术等等。今年很火的谷歌眼镜,也基本上在前几年被弗诺·文奇的另一篇小说《彩虹尽头》猜中了。预言成为现实,让人不得不感慨科技变革之迅速。

科幻也会预言人类和社会形态的巨大变化,这类的预言在背景设定在遥远未来的科幻作品中比较常见。阿西莫夫的《基地》系列就是这样的作品,他描述了一种假想科学“心理史学”如何如同看不见的大手一般引导“基地”社会的发展以及这门科学引发的发生在两个基地之间的故事。

科幻的预言不总是良性的或中性的,有时它也提出一些糟糕的恶性的未来。这一点,在反乌托邦的小说里表现的淋漓尽致。《1984》和《美丽新世界》分别描述了两种可怕的未来。一种是高压的统治让人们逐渐失去人性和品德,另一种则是娱乐和麻醉让人们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和创造了。这些作品为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。《1984》中预言的一些事情,那个年代可能是在影射苏联,现在的社会似乎是离这种预言比较远。而《美丽新世界》中的一些事情,却发生在了我们身旁,为我们敲响了警钟,让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。正应了雷·布雷德伯里那句话:“我的工作不是预测未来,而是预防未来。”

科幻对于未来的预测不总是正确的。罗伯特·索耶就曾经调侃过《2001太空漫游》没考虑到未来的国际化——殖民署电脑让用户选择语言时,屏幕上用英语显示“English, Germany, French, Spanish”,而不是“English, Deutsch, Français, Español”。当然,影片也没有考虑女性和有色人种地位的增加以及冷战的持续时间等[1]。确实,没有人能准确地预言未来,而科幻作品的的硬伤也是不可避免。

所以,也难怪自然杂志上曾经刊登过一篇影评,说《2001太空迷航》“过于含糊”“表演不到位”“对白呆板”。[2]以科学家的身份来看科幻,自然会觉得错漏百出了。不过《2001太空迷航》也确实作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预言,比如计算机和人工智能,比如“newspad”和iPad。今日,我们在iPad中播放《2001太空迷航》看到了“newspad”时,也总会产生一些奇特的感受,就如同利用现实的东西看过去,看到了过去的人预测到了现实。

索耶说科幻是科学的维基解密,科幻作品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科学前沿。[1]科幻作家们不止一次地预测到了科学家们将要实现的技术。历史上最令人惊讶的一件事是《惊奇故事》杂志居然预言了曼哈顿计划的一些细节,以至于美国的情报机构以为有人泄了密。在这一件事情上,科幻可真是像极了维基解密。

总的来说,科幻作家创作出的作品毕竟属于文学、剧本或影视作品,中间出了漏洞也不需要负起太大的责任。同时,他们不像研究员,受着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条条框框的舒服。因此他们大可在在作品中畅谈未来,起到“预言家”的作用。同时其作品也兼具文学价值和科普价值。

科幻的主题:现实世界思想的延伸

科幻的主题,可谓五花八门、千奇百怪,从微生物到人类再到外星人,从物理学到计算机科学再到生命科学。光一个好莱坞科幻电影,江晓原老师就把其主题分成了七类呢。[3]然而,正如同我们可以在《冰与火之歌》和《魔戒》里面找到一丝历史的影子,我们也总是可以在科幻作品中找到一丝现实的影子。它们以现实为出发点,包含了许多对未来的思考。

科幻作品,尤其是科幻影视作品,其中不乏卖弄视听效果,剧情如同一条直线,主题也是经典的个人英雄主义和“美国拯救世界”的作品。今年的几部大片《钢铁侠3》《环太平洋》《雷神2》等基本上都是走的这个套路。这些作品,通常称作“爆米花电影”,虽说让投资人赚的盆满钵满,称为“大作”,却离“神作”差了很远。反观《地心引力》,一般人看着可能觉得比较无趣,这部片子既没有激昂澎湃的背景音乐,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,但是它真实地描述了太空中宇航员们可能遇到的种种困境,表现了对太空中的种种问题的深刻思考。因此,不怎么发表影评的《自然》杂志都为它发表了一篇影评。行文中充满了称赞之意:“《自然》杂志是不怎么发表影评的,但是《地心引力》实在是太棒了”。[4]《地心引力》这部有深度的作品,确实有成为“神作”的潜质。

的确,优秀的科幻作品,往往会比较有深度。它们不仅仅会预言什么东西会出现,还会预言出现了某种东西之后,会引发什么样的现象。例如,大家都会预言互联网的出现,而科幻作家则预言了互联网来的的黑客主义(《雪崩》,尼尔·斯蒂芬森);大家都会预言反物质能源,而科幻作家则会预言反物质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争端(《反物质飞船》杰克·威廉森)。

这些优秀的科幻作品中,人物形象通常来源于现实,基本上是可以找到现实中对应的典型形象,同时,社会形态基本上也脱胎于现实社会。而科幻作品中引入的新技术,这使得现实的人物和社会产生了一些变化,这便是现实思想的延伸了。

优秀的科幻作品,往往对科技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。例如《侏罗纪公园》中不受控制的恐龙,何夕在多部作品中提到的“西麦农场”,都表达了对生物技术失控的担忧。《盗梦空间》也可以看做对生物技术和心理学的思考。《自然》杂志称赞它是“游戏的改变者”、“大脑入侵的新视野”。[5]

另一大批科幻则是变现了对灾难的深深忧虑。美国人和日本人似乎都比较喜欢拍这种片子。比较著名的灾难片中,美国的有《后天》《2012》,而日本的则有《日本沉没》等。这种现象,大概是反映了911之后的美国对灾难的恐惧和日本自古以来的灾难忧患意识。

这类灾难片,我认为应该分两面看。一方面,它们确实是警告了人类灾难的可怕,让人类不要忘记防范于未然。另一方面,它们有时会带来过度的恐慌。《自然》杂志评论《后天》时就表示,《后天》确实是一部好电影,但是现实中的全球变暖并没有影片中那样可怕,同时现实中的气象学家也并不会如影片中那样被当局打压。[6]

总之,不管科幻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如何变化,还是跳不出“可谓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”这个特点。

结论

通过之前的讨论,不难总结出,优秀的科幻,在内容上会做出对未来的预言,而在思想和主题上则会基于现实,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一下现象和问题做出思考。科幻的这一特点,也正是其魅力之所在。

参考文献

[1]《罗伯特·索耶北京之行演讲:科幻与预言》,罗伯特·索耶著,梅子_Prune译.果壳网.

[2] Homo Cybernetics 2001: A Space Odyssey,Aubrey E. Singer. Nature.

[3]《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》,江晓原. 自然辩证法通讯.

[4] Space spectacular, (EDITORIAL). Nature.

[5] A smart vision of brain hacking, Christof Koch. Nature.

[6] Making heavy weather, Myles Allen. Nature.